首页 > 寺庙

山西忻州南禅寺在哪里?

山西忻州南禅寺在哪里?

山西忻州南禅寺

南禅寺 座落于山西省五台县西南的李家庄,离县城20余公里。
禅寺座北面南,规模不大,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。
寺院南北长60米、东两宽51米多,寺内现分东、西两院,有殿宇6座,除主体建筑大佛殿三间是唐代原物外,山门内的四合院中,东、西配殿,即建于明代的龙王庙和建于清代的观音殿、菩萨殿。
东跨院全为僧房,也是明、清时期的建筑。

唐建大佛殿,为南禅寺主殿,外观秀丽,形体俊美、古朴。
三间正殿高大雄伟,据实际测量,面宽11.62米,进深9.9。
方整的基台几乎占了整个院落的一半,大殿三间见方,单檐灰瓦歇山顶,全殿由由台基、屋架、屋顶三部分组成,共用檐柱12根,殿内没有天花板,也没有柱子,梁架制作极为简练,墙身不负载重量,只起隔挡的作用。
屋顶重量主要是通过梁架由檐墙上的柱子支撑。
檐墙起间隔内外和防御风雨侵袭的作用。
四周各柱,柱头微向内倾,与横梁构成斜角;四根角柱稍高,与层层迭架、层层伸出的斗拱构成“翘起”。
即使梁、柱、枋的结合更加紧凑,增加了建筑物的稳固力,又使出檐深而不低暗,使整个大殿形成有收有放、有抑有扬、轮廓秀丽、气势雄浑的风格,给人以庄重而健美的感觉。
屋脊两端装饰着鸱吻。
全殿结构简练,形体稳健,庄重大方,体现了我国中唐大型木构建筑的显着特色。

正殿重建于782年(唐德宗建中三年),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唐代木构建筑,堪称国宝。
殿内的一根大平梁上面,保存有不十分明显的墨迹:“因旧名(时)大唐建中三年……重建殿法显等谨志”,是此殿重建年代的佐证。
推算起来,距今已一千二百多年了。
墨书题记的两行字迹很淡,四周似乎被刮去了一层,所以,有字迹处微觉高起。
看来,原有题记不止于此,或许在尔后修理时曾被刨去。

殿内17尊唐塑佛像,仍然保持原貌,都是唐代珍品。
殿内有一座佛坛,长八点四米,宽六点三米,高零点七米。
塑像分布在佛坛上,整个佛像群以释迦牟尼佛为中心,是一个动静结合,各具形态,生动活泼的场面,也是一个尊卑有序、各尽其职、和谐协调的环境。
佛坐莲台,慈光四照,尊贵而端庄,严肃而安详,似在讲经说法。
骑狮的文殊、坐像的普贤菩萨分列两旁,带着侍从和教民赶来恭听。
大弟子阿难和迦叶,分立两旁,凝神注目,显得虔诚而恭谨,好似要把佛说全记在心上;胁侍菩萨戴璎珞,约宝环,亭亭玉立,容貌健美,耳若有闻,心似有思;护法天王,威武健壮,一边张目观察外界,一边侧耳倾听圣言。
其余,仰望童子、撩蛮、佛霖等15尊塑像布满佛坛。
这些塑像,姿态自然而若动,表情逼真似有神,丰满优美,夸张适度,衣纹简练准确,和谐流畅,一个个栩栩如生,同敦煌莫高窟唐代塑像如出一辙,给人以实感和动感。
寺内,须弥座下有唐代砖雕,石塔与石狮。
这些塑像,同敦煌莫高窟唐代塑像如出一辙。
佛坛四周壶门和叠梁上,雕刻着精美的花纹、花边和莲瓣,是五台山保存的唐代砖雕艺术的杰作。

南禅寺内还有三只石狮和一座石塔,也都是唐代遗物。
石狮一只高七十八厘米,另两只高四十五厘米。
两块角石各方三十三厘米,一块上雕一只卧狮,另一块上为二狮相对之状,均极生动。
石塔底方而十六厘米,高五十一厘米,共分五层,总高五十一厘米,第一层四周刻满佛教故事,四角各有一座小塔。
第二层每面正中雕刻佛像一尊,两侧各分上下两层,每层雕刻佛像二尊。
三至五层,每层各面均雕刻佛像三尊。

赵朴初曾于一九七八年再登五台山,游南禅寺、佛光寺。
他在《舞台杂咏》中吟道:“二唐寺,瑰宝世间无。
千劫何缘存象法,明时自不失玄珠,沉晦庆昭苏”。
现在,千年古刹重逢春光,吸引着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前来观赏。

- 中国寺庙大全
唐代、塑像、佛像